最新消息HOT NEWS

2023/06/05 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俗稱皮蛇或蛇纏腰),是一種水泡性疾病。其特色為沿著皮節分布發疹,並產生單側、疼痛性、水泡性的病灶。本文將會針對帶狀皰疹的病因、臨床表現、治療、併發症及預防措施做進一步的介紹。

 

病因

  帶狀皰疹為水痘病毒感染的復發。小時候得過水痘痊癒後,水痘病毒將潛伏在體內的感覺神經節。一旦身體的免疫力下降,這些病毒便會伺機而動,進而再次活化並大量增生。水痘病毒除了會使神經產生發炎外,也會使這條神經所支配的皮膚(所謂皮節)紅腫並產生水泡。這也是為什麼帶狀皰疹的臨床表現會長成像一條蛇的原因了。然而,由於皮節分布的特性不會跨過身體的中線,所以坊間的說法:“蛇纏腰繞身體一圈就會死亡”只是一種謠傳。

  根據統計,罹患水痘的人百分之二十可能會在將來產生帶狀皰疹,但大多數的人一輩子只會得一次帶狀皰疹。帶狀皰疹只會傳染給沒有得過水痘、或是沒有施打過水痘疫苗的人。對於已經得過水痘、或是已經施打過水痘疫苗且免疫健全的人來說,帶狀皰疹是沒有傳染力的。

 

臨床表現

  典型的帶狀皰疹會有以下幾個時期的表現:

1. 先兆期:以神經痛為主,可能會有燒灼感、刺痛、搔癢。在一開始的時候甚至沒有任何皮膚的變化,所以很容易被誤診為其他疾病。(例如左胸疼痛被誤以為是心肌梗塞、右下腹痛被認為是盲腸炎、腰部疼痛被懷疑是腎結石或腰椎病變等等。)

2. 皮疹期:先兆期數天後,疼痛的部位會產生群聚的紅色皮疹和水泡,且沿著神經的走向呈現帶狀或線狀分布。數天後甚至會轉變成為膿泡或血泡。通常在水泡發生後的七到十天,水泡會開始癒合並結痂,而痂皮則會在二到三週內脫落。有時候甚至會伴隨著局部淋巴結腫大、疼痛、與發燒。在免疫功能正常的病人身上,水泡只會發生在鄰近的一到三個皮節內,且侷限在身體的單側;若是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身上(如癌症、愛滋病、洗腎、長期接受免疫抑制劑或類固醇治療者),則可能產生全身性且散發性的水泡。

3. 皰疹後神經痛:由於神經受損後的恢復期較長,因常有病患會在皮疹完全復原後仍產生疼痛的情形。根據文獻,神經受損嚴重的病人可能會使此疼痛的感覺持續達數年之久。

 

治療方式

1. 抗病毒藥物:發疹期間使用越早治療越有效,治療的黃金時期為症狀出現的72小時內。抗病毒藥物的使用可以有效減少水泡的產生、縮短病程並減少皰疹神經痛的發生。健保目前給付口服抗病毒藥物Acyclovir,以七天為限。若為症狀嚴重、超過50歲、或合併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則可以考慮自費使用新一代的抗病毒藥物(Valacyclovir, Famiciclovir)。新一代的藥物不僅有更穩定的口服吸收率,也可以大幅縮短和減低皰疹後神經痛。

2. 止痛藥:各種長短效止痛藥的給予,將可有效的改善帶狀皰疹所導致的疼痛及不適感。

3. 口服抗憂鬱劑及口服抗痙攣藥:除了定期給予止痛藥之外,適度與適時的給予抗憂鬱劑或抗痙攣藥也可以達到相當不錯的治療效果。

4. 類固醇:對於發炎非常嚴重或侵犯眼睛的病人,在抗病毒藥物使用下給予適量的類固醇將可有效減緩發炎及腫脹的情形。

5. 低能量雷射與神經阻斷術:藥物控制不良的皰疹後神經痛則可以考慮合併使用低能量雷射、或以神經阻斷術來達到疼痛控制。

 

併發症

1. 皰疹後神經痛:此為皰疹病程結束後最常引發的併發症,是因為神經發炎後受到損傷而未恢復所導致,除了疼痛外,也可能有感覺異常及麻木的症狀。

2. 皰疹性眼炎:長在眼睛周圍的帶狀皰疹有可能會侵犯眼睛甚至損及眼角膜而導致永久的傷害,因此若是有水泡出現在附近時應立刻求助於眼科醫師。

3. 侖謝亨特氏症候群 (Ramsay Hunt syndrome):也就是耳朵的皰疹感染所產生的併發症,其主要症狀包括耳痛、耳道或耳廓有水泡、與單側顏面神經麻痺。

4. 排泄功能異常:當水泡侵犯第二薦椎時將有可能影響大小便的排泄功能。

5. 傷口感染及蜂窩性組織炎:若是不當搔抓水泡或是自行敷用不明草藥,可能會導致皮膚軟組織感染,甚至是蜂窩性組織炎。因此建議一旦發生帶狀皰疹,應該立刻就醫而不要尋求偏方或相信民間斬皮蛇的傳說,才不會因為延誤就醫而導致嚴重併發症的產生。

 

預後及預防

  雖然大部分的人一輩子只會得一次帶狀皰疹,但是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則有可能會有復發的機會。針對這樣的病患,藉由適當的運動、規律的生活以及均衡的飲食來提升自己的免疫力,將是預防皰疹發生的良方。另外,根據適當的年齡施打帶狀皰疹疫苗,也能有效預防帶狀皰疹的產生。

如有帶狀皰疹疫苗相關問題,歡迎掛號請醫生評估。

 

結語

  帶狀皰疹往往會帶給患者急性且強烈的不適,若輕忽它甚至可能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因此若有上述的症狀出現,應該立即去醫療院所求助皮膚專科醫師。在正確的診斷和適當的治療下,帶狀皰疹是很容易得到控制並且治癒的。總結來說,小心謹慎地察覺可能的症狀,與積極的治療才是處理帶狀皰疹的不二法門。

最後更新: